近日,重慶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編制的《重慶市鄉村振興林業碳匯方法學》被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正式納入“碳惠通”方法學目錄,今后行政村集體可將行政村邊界內的碳匯資源進行集中申請,獲得森林生態服務的經濟收益,對促進我市村域貧困地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林業碳匯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直接途徑,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。本次發布的《重慶市鄉村振興林業碳匯方法學》立足于鄉村振興,開發范圍主要針對重慶市原建檔立卡貧困村的集體及個人的成片林,為保證碳匯的稀缺性和普惠性,將每個村集體累計最大開發面積控制在5000畝范圍內。此類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可免于額外性論證,計算過程可進行適當簡化,是國家自愿減排市場林業碳匯類項目的有效補充。通過村域碳匯開發,可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,引導更多社會資本“進山入林”,促進村域林農通過碳匯交易,持續增加林農收入,助力鄉村振興。
未來,依托于本方法學開發出的碳匯量可用于司法代償、碳中和試點項目等場景。重慶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也將在碳匯領域持續深耕,為推進我市村域鄉村振興工作添磚加瓦,為探索我市“碳惠通”發展路徑貢獻創新力量,為實現我市“雙碳”目標提供有力支撐。